超过,万吨,每年,药品,家庭,全国,过期,回收,保存,处方,
数字说话
2005年,有关部门曾做过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78.6%的家庭存有备用药,其中40%左右的药为过期药;52.4%的家庭设有家庭小药箱;高达73.6%的家庭忽视了药品的储存条件;更有82.8%的家庭没有定期清理过期的药品;90.1%的被调查者有将过期药品随意丢弃的经历。
按照这样一组数据推算,我国目前至少有1亿户家庭,以每个家庭1年仅存500克过期药品保守估算:竟达15720吨!用载重5吨的大卡车来运输,至少也需要3000多辆。目前处理1千克过期药品,费用约需100元左右,处理15720吨过期药费用约需15亿元以上!
英国乱扔药会有“不良记录”
在国外,一般家庭根本不会“库存药”,一方面医生会严格按照规定开药,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对药品的监管从生产到销售再到销毁都非常的严格。
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罗爱伦教授告诉记者她在英国时的一段亲身经历。去年底,她到定居英国的儿子那儿度假,一天在做家务时,和在国内一样把一些日常垃圾都放在了一个垃圾桶里,其中包括开启一段时间但还没过期的药。
突然,小孙子跑过来,“奶奶,垃圾不能这么随便放一起,是要分理清楚了再各自打包,否则我们家会有‘不良记录’的!”说着,小孙子又拿来几个垃圾袋,将垃圾一一分开,尤其是药品,他都放进了一个标有“药品”的垃圾袋里,而且玻璃瓶包装的和塑料包装的也进行了区分。
垃圾要分类处理她倒是听说过,可能当时还没习惯英国的规矩,没想到还会有什么“不良记录”,罗教授感到有些意外。原来,那里规定垃圾不分开处理,相关部门会在你的信誉记录上记上一笔,就和交通违章一样,影响到个人的诚信度。
“虽然我没有考查过英国对药品回收有怎样的规定,从我亲历的这一幕,就可见他们对废旧药品的处理是非常严格的。”罗爱伦说。
设个“回收日”如何?
参加今年全国“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毛蕴诗提议,为了防止过期药品成为埋在身边的“定时炸弹”,建议将3月13日设立为“全国家庭过期药品回收日”。
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典委员会执行委员周超凡教授介绍,目前的《药品管理法》只是规定了生产、经营、使用药品的单位不得使用过期药,对家庭过期药的处置,在法律上仍是空白。而我国《药典》明确规定,一旦过了有效期,药品就成为劣药,不仅意味着失效,有些还可能发生霉变,若大剂量地服用,不但达不到预期的疗效,还有可能加大药品的毒副作用,服用后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同时,过期药品还明确被归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属于重要环境污染源之一。
因此要想保证百姓的用药安全,过期药品的回收机制也亟需尽快出台。这从一定程度上既能保证人们的用药安全,也利于人们建立一个正确的用药观念,不必在家存放太多的药品,有病直接到医院开取适量即可,既节省开支,也可减少药品的浪费,同时也为环保出一份力。
尽管针对家庭过期药品的处理办法,国家还没有出台相关法律规范,但部分地方政府已高度重视。
海南省海口市于2006年3月15日率先在全国正式出台并实施了《海口市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管理办法》,海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8个定点单位签订了《过期药品回收管理责任状》,并发放“回收过期药品定点单位”的牌匾,以方便市民将过期药品及时处理。
Tags:超过,万吨,每年,药品,家庭,全国,过期,回收,保存,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