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医生,试点,社区,居民,卫生,服务,负责制,郑州市,健
东二街18号楼居民方瑛说:“如今去医院人又多,路又远,检查时间又长,收费又贵,这挺好,上门来给服务。”
“片医”工作组的医护人员均参加了由郑州市卫生局组织的岗前培训班,掌握了现场急救、营养膳食、心理咨询、体能监测、残疾人康复、礼仪常识等方面的知识,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我们对这些"片医"严格检查,能够达到专业医院的服务水平,看一些小病没有问题。他们提供的是一种优质、低价的服务。”南阳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郑纺机医院院长陈跃飞说。
溯源人大代表首倡“片医”制
医生能不能像“片警”负责社区治安那样,按楼按户“包干”居民医疗保健,对常见病、慢性病提供诊疗、指导和康复服务呢?在今年年初召开的省两会上,省人大代表、郑州市卫生局副局长吴予红递交了一份提案,希望郑州市推行“片医”制度,让郑州市民也有家庭医生。
按照吴予红的说法,实行“社区责任医生”制度后,“片医”不仅主动敲门入户,为居民提供免费健康咨询、建立健康档案等服务,而且还把个人照片、联系方式贴进社区大院,医护人员的手机、值班电话全面向社会公布,居民有健康方面问题,一个电话就可以问个清楚。
与吴予红的想法不谋而合的是,早在2006年,省政府就出台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意见要求,到2010年,各省辖市和县级市要建立比较完善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这样,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疾病预防等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
按照吴予红的理解,推行“片医”制度是对省政府规划的一种落实,同时也是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进一步完善,市民将享受到更多的医疗服务。
不久,郑州市就将“片医”负责制试点工作列为2008年为市民办的10件实事之一,决定推行“片医”负责制,并确立了南阳路等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试点单位。
据悉,截至目前,郑州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已经为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65万余份,慢性病人管理19.5万人次,为“片医”制度的启动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职责“片医”从“小”管到“老”
6月21日上午10时许,记者在郑纺机社区东二街18号楼旁看到,在常见的“片警”公示牌上方多了一块写有“我是您的社区片医”的牌子,上面写有全科医生、社区护士的名字、联系方式以及南阳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4小时服务热线号码。
据陈跃飞介绍,每组“片医”的“片区”都会设置一块这样的便民服务卡,卡上印有“片医”的联系方式和服务承诺,便于社区居民熟悉和联系。“片医”24小时开通电话,居民一个电话,“片医”就会立即无条件地赶到。
“社区医生工作范围往往只涉及本社区的整体医疗服务,没有具体的针对性,而"片医"负责制建立后,将实行辖区网格化管理,即每一名医生的工作职责将细化到每一个楼院、每一个家庭。”陈跃飞说,社区“片医”制就是将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护人员进行资源整合,按照服务区域范围进行责任划片管理,每个医生负责各自区域内社区居民健康的服务活动。
据了解,另外5个试点街道办事处也采取了类似的“片医”公示,使“片医”做到像“片警”那样包片、包楼,由“坐堂”待诊服务变为“走出去”上门服务。
Tags:护士,医生,试点,社区,居民,卫生,服务,负责制,郑州市,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