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宝宝,生育,出生,人口,扎堆,记者,产妇,今年,工作,
产妇挤爆大医院
“北京市近几年住院分娩量每年增加幅度在15%左右,去年新生儿出生为12.9万,今年预计会达到14万,比去年又有所上升。”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邓小虹介绍说。3月16日上午,北京海淀区妇幼保健院的挂号处挂出了“今日产科号已挂完”的纸牌,还有不少孕妇在医院候诊室外的分诊台前徘徊。面对询问,医院工作人员回答:“上午的号早没了”、“下午的号也没有了”、“明天早点来挂号吧”……
临产期在3月底的陈女士正在门外喝水,她已经做完了全部孕期的检查。从怀孕12周开始,至少要来医院检查10次。陈女士深受排队等候之苦:早上5点半去排队,可以随意挑选专家的号,5点半至6点半就只能挂到普通号了。如果6点半以后来挂号,基本就没希望了。
一路走高的孕产妇数字让海淀区妇幼保健院院长张运平犯了愁,今年1月,该院产妇数量同比增长了15%,2月同比增加了20%,3月上旬同比增加了30%。目前每个夜班都要收30来个临产的孕妇,“不到半个小时一个,医生整晚不能闭眼”。近期,该院决定再增加两个病区、60张病床。
北京妇产医院每年分娩量是全市新生婴儿数的1/10。该院2003年全年出生婴儿6000多名,2006年达到11800名,2007年以来产科的日门诊量达800—900人。“赶上今年这样扎堆生育的情况,医院硬件设施承受不了还在其次,关键是医生们长期满负荷工作,存在潜在风险,孕产妇即使多花钱也可能服务打折。”北京妇产医院副院长张为远告诉记者。
据北京市卫生局提供的数据,17家医院已经处于饱和,甚至超出了医院产科现有的承受能力。2月27日,中日友好医院因床位有限,产科门诊发出通知,暂时停止挂号。1天后,医院恢复产科正常挂号。
在南方的深圳,“猪宝宝”风也吹得很猛。“今年以来工作量明显加大了。”在深圳市二医院产科工作的赵卫华博士说。据统计,2007年1月份,该医院接生婴儿160个,较2006年同比增长33%;2月份接生156个,同比增长46%。
有关部门呼吁,产妇如无特殊情况可在就近医院分娩
3月12日,北京卫生局开始实行“产科情况日报”,13日在北京市卫生信息网上首次公布了全市70家产科空床数和门诊数。几家综合医院的负责人都表示,不希望媒体报道。“我们医院是综合性医院,产科的床位本来就少,来医院生产的产妇已经很多了。媒体一报道,会有更多的产妇扎堆过来。”
为应对“出生潮”,几家综合性医院也启动应急预案,增加产科病床、抽调医护人员增援产科医疗,增加产科手术日数。产妇数量的激增给医院带来不小的压力。“最关键的是风险增大了”,赵卫华说,“生产容易发生如高血压、前置胎盘、血小板减少等合并症,医院面临抢救的概率大幅增加;另外,人数激增也给工作秩序带来压力,增加了工作的复杂性。”
据介绍,产前检查大多数都是“例行检查”,只需在围产期的关键时段,如孕12周、20周、30周、36周产检时挂专家门诊或到妇产专科医院检查。产妇如没有特殊情况在就近医院分娩即可。这样也能有效避免有的医院床位紧张,有的床位空闲的尴尬。据统计,北京有170多家经过卫生部审批的合格助产机构,即使一级助产机构,也可开展正常分娩的助产工作。
育婴经济升温
记者在妇产医院采访时,发现有两帮人特别活跃。一帮人是忙着散发月嫂公司、婴幼儿用品商店的宣传广告;另一帮人则是号贩子,他们声称可以帮忙挂上专家号。北京妇产医院附近有两家月嫂公司——亿婴宝和婴婴尔,最近生意都特别火。他们把月嫂分成五六个等级,品牌月嫂或是顶级月嫂的月工资在4000元左右。月嫂尹女士以前做过护理工作,她的工资是每月4300元,另外还要另加500元。一家月嫂公司的工作人员修女士说,想订月嫂要早点,订晚了可能就订不上了。有的客户预产期在9月,现在就已经来订月嫂了。
Tags:医院,宝宝,生育,出生,人口,扎堆,记者,产妇,今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