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牛奶,事件,产品,为什么,因为,我们,这种,反思,必须
这种西化的人对动物和自然的横征暴敛,人与人之间恶性市场竞争的“文明方式”才是真正需要反思的。以牛奶、汽车为代表,这种所谓的西化现代文明方式如果既不合算,又无以维系,那么为什么现代社会有这么巨大的力量推动它呢?
近日,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升级,国家质检总局紧急在全国开展了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含量专项检查阶段性检查结果显示,有22家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的69批次产品检出了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三聚氰胺”已经成为整个中国牛奶业必须直面的问题。
闻知这个事件后,笔者非常痛心,那么多嗷嗷待哺的孩童,在生命最初的饮食中,在不知不觉喝奶时,有害毒物进入柔弱的身体,在柔嫩的小肾脏中结成结石,甚至已经夺去了三个孩子的宝贵生命。这无疑是对人性和生命底线的挑战。在近年来牛奶业急速膨胀、红得发紫的背后潜伏着这样的危机,令人扼腕叹息,必须深刻反省。
笔者听到的一系列的“反思”是,中国本土品牌不可信,企业家的良心坏了。结论是,不如让外资全收了算了。倘若反思就此了事,那与我们付出的代价是远不能相称的。要知道,英国人当年也因为用牛骨头磨碎喂牛——因这种反自然的“同类相食”行为——遭到的报复是“疯牛病”,一些食用疯牛肉和内脏的人死于不治的“克-雅氏症”。而对刚刚开始普及喝奶的中国人来说,我不太相信三聚氰胺加入牛奶是中国人首先发明的——至少,用抗生素对抗奶牛产后发炎是西方人率先发明的。法国喜剧大师路易·德·菲耐斯曾有一部电影,用一个大资本家“以塑料制造蔬菜”的寓言,讽刺和揭露贪婪资本是如何泯灭人性的。
当然,我们必须反思,企业内部监督机制、有关部门的质量监督以及社会监督机制是如何失效的。还有包括媒体在过去几年中为什么只看到牛奶业的辉煌,而很少提醒和预警问题。我们必须用法治和社会公众监督让那些为商业暴利而透支良知者付出足够代价。
如果反思到此结束,那就足够了吗?否!在2008年16期《读者》上,我曾看到了田松先生写的《喝牛奶的代价有多大》一文,非常震惊。
这篇文章写到: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除了游牧民族,绝大多数民族从来没有把其他动物的奶作为必需食品,为什么忽然就把牛奶作为日常食品,乃至必需品呢?很多关于牛奶的“科学神话”在中国流传着,其中最有名的是——日本人因为每天喝牛奶,N年之后,平均身高增长10厘米!而这种所谓“科学依据”根本无法分析计量。
“牛奶的生产过程很残忍,人们喝奶,但很少人会想,奶牛为什么会产奶呢?奶牛之所以产奶,是因为它生小牛了。没有哪一种哺乳动物的雌性个体的乳房会平白无故地天天向外淌奶。那么,奶牛为什么会生小牛呢?因为它怀孕了。奶牛为什么怀孕呢?它被人工授精了!奶牛为什么会不断地产奶呢?因为它不断地生小牛。奶牛为什么不断地生小牛呢?因为它不断地怀孕。奶牛怎么会不断地怀孕呢?因为它不断地被人工授精。我们现在饮用的牛奶,都来自于工厂化的养殖业。乳业流水线上的奶牛,可能一辈子都没见过公牛,而奶牛根本看不到自己的孩子,却不停地生小牛,不停地被挤奶。”
在大型养殖场中,不仅高密度排放的粪便成为巨大的污染源,导致地下水、河流、近海以及空气的污染,且奶牛养殖还会产生一种让人意想不到的污染物——牛是反刍动物,在反刍过程中,会排放出甲烷,这是一种比二氧化碳更厉害的温室气体。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了一项报告《牲畜的巨大阴影:环境问题与选择》,其数据令人瞠目结舌。由于人类对肉类和奶类的需求不断上升,牲畜饲养业快速发展,牲畜产生的温室气体已经超过了汽车。如果用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衡量,牲畜比汽车多排放18%。人类活动产生的甲烷(沼气),有37%来自反刍牲畜(如牛)的消化道。而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3倍。人类活动产生的氨,有64%来自牲畜。氨是导致酸雨的重要原因之一。
Tags:危机,牛奶,事件,产品,为什么,因为,我们,这种,反思,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