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医院,金钱,医生,建立,一个,应该,评价,科学,自己,

不久前,上海市卫生局曾向全市医疗机构下发通知,规定将给14万医务人员全部建立医德档案。由此,医务人员构筑医德建设再次成为热点话题。虽然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不能指望一个“医德档案”就能解决所有医患危机,但它毕竟是规范医患关系的一种努力。为了更好的建设“医德档案”,笔者在此提出三点建议:
其一,尽快建立科学的医德评价体系。要让医德档案真正发挥作用,前提条件是医德的评价体系必须科学,能够准确反映一个医生的职业道德。科学的医德评价体系尤其应该在三个方面努力:一是建立包括医生、患者、医院、卫生局和社会在内的多元评价主体,切忌单独由医院、医生或者患者充当医德档案的作者;二是医德评价要素的设置与权重分配要尽量科学;三是要明确医德档案的管理机构,尽量避免由医疗机构自己管理自己员工的档案。
其二,医德档案应该向社会公开。医疗服务是一个公共服务,如果医德档案仅仅是用于医疗机构的内部管理、内部保密的话,其价值就没有真正发挥出来。医德档案一方面要督促医生注意职业道德,另一方面也是对患者知情权的尊重,患者可以根据医生的医德档案来选择医生。因此,医德档案应该努力做到公开透明,最好建立全国联网的查询系统,只要网上轻轻一点,档案就可以知道。
其三,医德档案应该在全国范围内统筹设计与管理,并建立相关的制度。如果仅仅是上海一个城市建立医德档案,把医德与医生的当年评优、评职称资格、聘用挂钩,就有可能出现医德不好的医生“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在上海出了问题,就跳槽到其他地方继续。要避免这种情况,就应该全国联网,全国统一管理,统一处罚,以此让医生像鸟儿爱护自己的羽毛一样爱护自己的职业声誉。
“医德档案”仅仅是一个尝试,我们不能对它期望太多,也不能对它过于苛责,而应该共同出谋划策,像呵护婴儿一样关心爱护它,共同把“医德档案”建设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
Tags:档案,医院,金钱,医生,建立,一个,应该,评价,科学,自己,